返回第160章 编织袋里的玫瑰(1 / 1)故事三百六十五首页

2016年2月的苏州像块冻硬的糯米糍,宾馆走廊的地砖冰得能粘住鞋底。服务员小陈第N次按响104房的门铃,指节冻得发红:“许先生,续费啦——”门内寂静如坟,只有中央空调的嗡鸣撞在墙上。他凑近猫眼,只看见窗帘缝里漏出的昏暗灯光,像只半睁的死鱼眼。

推开房门的瞬间,酸腐味劈头盖脸砸过来,像打翻了十瓶过期酸奶。小陈的扫床卡“当啷”掉在地上,视线定格在床头的编织袋上——袋子边角渗着暗红液体,在米色地毯上洇出不规则的地图。他突然想起三天前那个推小推车的男人,穿件洗褪色的羽绒服,说袋子里装的是“考研资料”,现在想来,那分量分明像装了个活人。

警笛声刺破夜空时,法医老吴正在啃酱骨头。现场勘查灯照亮编织袋时,他的骨头“咔嗒”掉在取证箱上——二十七八岁的女性,毛衣领口扯歪,脖子上的勒痕像条紫黑色的围巾。“第一现场不是这儿。”他用镊子夹起床头的遗书,纸页上的字迹歪扭如醉汉,“徐某,你小子挺有创意,杀人后开房守灵,比恐怖片还刺激。”

监控录像里的徐某像只偷米的老鼠。2月23日清晨七点,他弓着背推小推车,编织袋角露出半截女士毛衣,他却对前台说“装的是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”。前台小妹后来跟同事打赌:“就他那慌张样,别说书了,装头猪我都信。”更绝的是他拒绝帮忙搬运,独自把推车撞在门框上,编织袋里发出闷响,像有人在里面翻了个身。

警方破门而入的出租屋像场台风过境。床上的情侣小熊玩偶掉了一只耳朵,地板上散落着未拆封的避孕药和撕碎的开房记录——刘某上周刚从他手机里翻出这些,用红笔在“如家酒店”四个字上画圈,像给婚姻判了死刑。垃圾桶里的带血餐巾纸皱成团,老吴捏起一看:“不是鼻血,是指甲缝里的血,估计撕扯时抓的。”

回溯到八年前的高中教室,徐某总把早餐奶放在刘某课桌上,包装上画着笨拙的笑脸。大学毕业那晚,他们在宿舍楼下接吻,刘某的围巾掉进雪堆,他蹲下去捡,抬头看见她睫毛上的白霜,觉得比任何玫瑰都美。谁能想到,三年前他在教育机构当老师,给学生补课时多看了眼女家长,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,聊天记录里的“宝贝”比给刘某的情话还多。

失业后的日子像团乱麻。徐某每天窝在出租屋打游戏,键盘上粘着没擦的薯片渣,看刘某早出晚归,高跟鞋在门口磕出不耐烦的节奏。案发前一晚,房东又来催房租,他躲在卫生间抽烟,听见刘某跟房东赔笑脸:“再宽限几天,他最近在跑业务。”镜子上的水蒸气模糊了脸,他突然分不清“跑业务”是借口还是诅咒。

2月23日清晨的争吵是根导火索。刘某嫌他打游戏到凌晨,把充电器拔了:“能不能像个男人?”他盯着屏幕暗下去的游戏角色,想起情人说他“温柔得像块”,而眼前这个女人,连早餐都不再给他煮鸡蛋。毛巾勒上去时,她的指甲划过他手腕,血珠滴在地板上,像落了串红莓。他后来才知道,那是她新买的指甲油,色号叫“末日狂欢”。

搬运尸体的过程像场荒诞喜剧。他把编织袋塞进后备箱时,突然想起去年帮刘某搬行李,她坐在副驾驶吃薯片,碎屑掉在他新穿的毛衣上。现在后备箱里的“行李”重得出奇,转弯时袋子滚到一边,露出半截苍白的脚踝,他赶紧打开广播,让交通台的噪音盖过心跳。宾馆前台问他“要不要帮忙”时,他的笑比哭还难看:“不用不用,书太重,怕你闪着腰。”

104房的空调开得太暖,徐某盯着编织袋发呆,突然觉得刘某会像往常一样掀开袋子,骂他“笨蛋,书都能装歪”。他摸出包里的板砖,冰凉的触感让他清醒——这是从工地捡的,本来想抛尸时绑在袋子上,让她沉进湖底,像他们当年一起放过的河灯。现在板砖躺在床头,像块多余的墓碑,而他兜里的老鼠药,是在街角杂货店买的,老板说“见效快,老鼠吃了当场蹦跶”。

自杀计划比他的爱情还失败。傍晚他蹲在东沙湖边,板砖硌得膝盖发疼,湖水泛着冷光,像刘某发现他出轨时的眼神。他想跳下去,却想起小时候学游泳,父亲在岸边吼:“别怕,爸爸在呢。”现在父亲在东北老家,不知道儿子成了杀人凶手。手机在五点关机,他怕听见刘某的微信提示音,尽管她已经不会再发消息。

接下来的三天像部循环播放的烂片。他在肯德基假装睡觉,被服务员当成流浪汉;在24小时便利店啃冷包子,包子馅沾在下巴上,像道滑稽的伤疤;最后躲进洗浴中心,蒸腾的热气里,搓背师傅盯着他手腕的抓痕:“小伙子,跟对象打架啦?”直到民警推门进来,他正对着镜子刮胡子,剃须刀掉在地上,发出清脆的响。

审讯室的灯白得刺眼,徐某盯着桌上的编织袋照片,突然笑了:“其实那天在宾馆,我总觉得她会醒,就像以前吵架,她装睡等我哄。”他摸了摸手腕的结痂,那里还留着她抓的印子,“板砖是用来压袋子的,怕她漂起来,老鼠药是给自己买的,结果过期了,跟我们的感情一样,早他妈过期了。”

结案那天,老吴在徐某的背包里发现半张电影票根,2013年的《泰坦尼克号》重映,副券上写着“刘某”的名字,字迹已经淡得像段褪色的誓言。窗外飘起细雪,他突然想起宾馆监控里的徐某,推小推车时背影佝偻,像背着整个世界的重量,而那个编织袋,曾装着他的爱情、背叛与绝望,最终成了命运的棺材。

后来有人在徐某的出租屋发现一本相册,最后一页是他们在大学的合照,刘某举着冰淇淋,奶油沾在鼻尖,徐某笑得眼睛眯成缝。相册边缘夹着片干枯的玫瑰花瓣,那是他第一次送她的花,如今花瓣碎成粉末,像他们支离破碎的八年。而那个装过尸体的编织袋,此刻躺在物证室角落,袋口还沾着宾馆的地毯毛,仿佛在无声诉说,有些爱情,终究会变成无法承受的重量,哪怕用板砖压着,也沉不到湖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