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早朝,发生了一件令无数朝臣震惊的事。
原本只是按照律例,有事启奏无事退朝。
谁料朝会进行到一半,御史突然站了出来,呈上一本折子:“陛下前些日子还在与老臣商讨,如何改善百姓生活质量,使其安居乐业,这不就有人主动替陛下分忧解难?”
福公公将奏折转呈给崇德帝,这一幕落在朝臣们眼中,心里想法不一。
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崇德帝打开折子粗略地看了一遍,顿时龙颜大悦:“甚好!甚好!这可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啊!爱卿,这里面的内容是谁想的?”
御史恭敬地弯了弯腰,面上透露出笑意:“回陛下,此人正是您钦点的状元郎,池宴。”
一时间,情绪各异的目光落在池宴身上,他面不改色,只在崇德帝笑呵呵叫他的时候,恭敬上前几步:“微臣在。”
崇德帝满意地点点头:“你且为朕解释一下,这里面提到的均田制是为何意?”
底下的朝臣们或是眸光微凝,或是面露疑惑。
池宴从容地拱了拱手:“启禀陛下,所谓均田制,就是将土地按照每户人口平均分配给农民,百姓们有了自己的土地,耕种想必也会愈发上心,从而大大提高粮食产量,促进农业发展。”
这话一出,底下的世家们脸色一个赛一个的难看。
世家之所以能够传承和发展,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对土地的兼并垄断。
池宴提到的这个均田制,可谓是对世家的经济基础直接造成重创!
试问没了经济支撑,他们还如何维持家族的地位和发展?
崇德帝连连点头,转而又问:“那这个设立社学又是?”
池宴眉眼舒展开,耐着性子细细道来:“虽说科举制的推行,已经使普通百姓也有入仕的机会,可由于每个地方经济发展不一,教育资源分配不均,仍有不少地方的百姓是没有机会得到教育的。”
他话音顿了顿,声调上扬几分,“所以微臣提议,五十家为一社,每社设学校一所,争取让底层百姓也有机会接受教育,用知识改变命运!”
科举制虽然已经对世家在文化方面的垄断造成了一定冲击,但正如他所说,一些落后的地方,根本没有那个条件接受教育。
文化依旧牢牢被世家所把控,只是推行土地改革,也动摇不了他们的社会地位。
一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听得激动不已,热血沸腾,正因为从底层爬上来,他们更能明白没有背景的人想要走到这里是多么的不易!
“池大人所言极是!此举甚好,臣赞成!”
当然也存在反对的声音:“简直异想天开!若是人人有书可读,那土地谁来种?下九流的行当谁还愿意做?”
崇德帝一个眼神,下面顿时噤了声。
“池宴,你提到的这个仪鸾司又是什么?”
池宴眼里添了几分耐人寻味,垂下了头。
所谓仪鸾司,就是大名鼎鼎锦衣卫的前身,都知道锦衣卫作为皇帝的鹰犬,无时无刻监视着世家动向,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。
身为帝王,绝不会拒绝这么一把只属于自己的刀。
果不其然,等池宴大致解释了仪鸾司设立的目的,崇德帝眼里闪过一抹喜色。